心房颤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又称心脏节律异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传导以及激动次序出现异常,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这种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易感性、环境刺激以及心血管或其他相关疾病。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成为总死亡原因中占比高达25%的重要原因。在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中,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作研究工具。目前,小鼠、大鼠、兔等都是常用的动物模型。其中,大鼠模型因其基因信息完备、实验试剂丰富、繁殖能力强、经济实惠以及心脏活力强、心电图稳定等特点,而备受推崇。

1.实验准备
实验动物选择:
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200-220g
实验分组:
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处方低剂量组、处方中剂量组、处方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
2.造模方法
模型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
除空白对照组,其余组别均进行上述操作,每日一次,重复7天
空白对照组:则抽取0.9%生理盐水进行尾静脉注射
其余操作和喂养条件均同以上实验组,造模成功后大鼠常规饲养并连续按组别给药灌胃38天后,取材。
3.造模机制
乙酰胆碱与心房肌细胞M2受体结合,激活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瞬时注入大量Ca2+导致钙通道蛋白表达降低,钙离子内流减少,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除极减慢,有效不应期缩短,促使房颤发生。
3.指标观察
(1) 心电图
造模前大鼠心电图vs模型大鼠心电图

中药处方和阳性药对大鼠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p<0.001

(2) 超声心动图

(3) 脏器系数
(4)HE染色
(5)Masson染色
结论:中药处方能改善房颤大鼠心脏功能受损,促进心脏功能恢复,保护心脏结构,改善心脏肥大,抑制纤维化,缓解大鼠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