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全球成年人群偏头痛患病率为11%,我国约为9.3%。偏头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失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发作性偏头痛有转变为慢性偏头痛的风险,每年约有2.5%的发作性偏头痛转化为慢性偏头痛。慢性偏头痛的全球患病率为0 - 5.1%,大多数人群患病率为1.4% - 2.2%。然而,慢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阻碍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开发。可靠的动物模型在慢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研究和防治药物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瀚江小动物实验中心采用的是化学刺激诱导法——硝酸甘油(NTG)诱导急性偏头痛模型
造模原理
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在人体内可引起脑血管扩张,这与偏头痛发作时的脑血管变化相似。当给予动物硝酸甘油后,能够诱发动物出现类似偏头痛的症状。
造模方法
实验动物:
SPF级SD大鼠,180-220g,雄性,60只
试验方法:
大鼠在动物房饲养1周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用药组按组别灌胃给药,一天两次,连灌7天。最后一次灌胃1h后复制偏头痛模型,正常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mg/kg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及模型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mg/kg硝酸甘油(NTG)。造模后约2 - 5min,大鼠出现双耳发红、前肢挠头、爬笼、烦躁不安现象,约30 - 60min达到高峰,持续1 - 2h后,大鼠开始蜷卧、活动减少,出现这些症状表明造模成功。
03模型评价
体重:每天记录大鼠的体重
一般状态观察:观察其体重变化、精神状态、皮毛光泽度、反应力、进食、活动及二便情况
大鼠生长死亡情况记录:记录大鼠是否有死亡, 死亡数目、死亡时间
每组大鼠耳红开始出现及消失的时间:偏头痛模型复制成功后观察并记录180min内大鼠耳红出现及消失时间
每组大鼠爬笼、挠头的次数:以每30min作为一个时间段,观察并记录记录0-30min、30-60min、60-90min、90-120min这4个时间段中大鼠的挠头、爬笼次数
Elisa:外周血及脑组织中CGRP、5-HT、IL-1β、PACAP、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