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介绍: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小肺动脉的血管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小肺动脉的血管增生和重构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最终引起右心衰竭和死亡。目前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或运动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30 mmHg。对于PH,除了上述标准外,尚需满足肺毛细血管嵌顿压或左心室舒张末压≤15 mmHg,肺血管阻力>3 Wood单位。如无右心导管检查资料,一般认为,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相当于多普勒超声检查三尖瓣血流反流速率>310 m/s)也可初步诊断为PH。根据静息状态下的平均肺动脉压水平可分为轻度PH(26~35 mmHg)、中度PH(36~45 mmHg)和重度PH(>45 mmHg)。
常压缺氧性导致肺动脉高压
实验动物品系:SPF级Wistar 大鼠,健康,雄性,体重170~25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3~4w
建模方法:用有机玻璃自制缺氧箱,大小为:0.8m x 0.8m x 1.8m,上下分4层,隔层的有机玻璃上有均匀分布的数个直径为1cm的气孔,整个缺氧箱24小时持续供应空气和氮气的常压混合气体,用氧监控细胞使缺氧箱内氧浓度在10%左右,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5%。将模型组大鼠放于缺氧箱内饲养3周,对照组大鼠呼吸正常空气,放于同一房间以相同饮食饲养。
野百合碱(MCT)诱导法
实验动物品系: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控制在200-215 g。
实验方法:实验前使用异氟烷进行麻醉,在大鼠后颈部皮下注射MCT(60 mg/kg)一次,注射完成后等待20-30 s再拔出针头,防止液体泄漏。MCT(60 mg/kg)注射后21天可造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