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介绍:
COPD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
实验流程
实验动物选择:
SD大鼠
鼠龄6-8周
雄性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脂多糖、烟熏箱、香烟、注射器、灌胃针等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动物适应性饲养7天
于第1、15、30天在麻醉状态下经鼻给予造模大鼠脂多糖200μL
将大鼠全身暴露于烟熏箱中,分别于上午和下午将大鼠置于烟熏箱中被动吸烟0.5 h,烟熏两个月
实验前
实验后
优点:模型稳定可靠,与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病相似。
模型鉴定: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鼠毛发无光泽,部分有脱毛现象、躁动,熏烟时喜扎堆,倦怠蜷缩,汗出,腹部胀大,呼吸急促,出现点头运动,甚者张口呼吸明显。
后续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最后一次烟熏完后 24 小时处死,1%戊巴比妥钠(按 0.05mL/10g)腹腔麻醉鼠,将鼠腹主动脉取血法取血1mL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室温下放置2h后,2 000r/min离心20min,取血清,-20℃保存备用。按 ELISA 试剂盒操作步骤说明检测鼠血清中 TNFα、IL-8 的含量。
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比,COPD小鼠血清中TNFa、IL-8有显著增高。
肺组织形态学检测:腹腔麻醉大鼠后,开胸暴露胸腔:取左侧肺叶固定于 10%甲醛溶液24h,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行 HE 染色,光镜下观察。
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鼠肺泡结构清晰,肺泡大小均匀,气道黏膜上皮结构完整,纤毛排列整齐;模型对照组鼠部分肺泡壁塌陷,肺泡不规则扩大并相互融合,形成肺大泡,肺间质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黏膜皱襞增多,突入管腔,纤毛黏缩,管腔变窄,符合 COPD 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