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发布日期:2025/6/6 16:28:00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实践经验。中医辨证动物模型是依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通过科学方法模拟中医特有的证候表现,实验过程需紧密结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运用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动物身上重现人类疾病的证候特征。

具体而言,研究者需要首先深入理解各证候的病因学特点(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理机制(如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等)以及临床表现(如四诊信息),然后选择适当的动物种类(常用大鼠、小鼠,有时选用兔、犬或小型猪),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复合因素等干预手段,在动物身上模拟出与人类相似的证候表现。

1.模型构建核心价值

验证中医理论:模拟“气虚”“血瘀”等证候,通过动物行为、生理指标、分子网络验证辨证逻辑的科学性。

中药新药研发:提供符合中医病机的新药评价平台,避免“以西律中”导致的无效结论(如仅用消炎指标评价清热解毒方)。

疗效机制研究:结合多组学技术(转录组、代谢组),解析中药复方通过“系统调控”恢复机体平衡的机制。

临床转化指导:建立“证候-生物标志物”关联图谱,为临床诊断客观化提供实验依据。

2.造模方法

以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五脏一体观”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中医学整体观的充分体现。本文将依据五脏主要生理功能,以中医临床常见证候心气虚证、肝郁证、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代表,归纳总结近几年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为后期建立更为科学合理且符合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心气虚证模型

阿霉素诱导: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每周1次,连续4周),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模拟心气亏虚

异丙肾上腺素:大剂量皮下注射(ISO,5~10 mg/kg/d,连续7天),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下降

冠状动脉结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模拟心梗后心气虚

——评价指标——

宏观表现:

呼吸急促、活动减少、爪尾苍白

微观指标:

心功能(超声检测LVEF、FS降低)

血清BNP、cTnT升高

心肌组织病理学(纤维化、线粒体损伤)

②肝郁证模型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随机给予束缚、禁水、昼夜颠倒等应激,持续21~28天

束缚应激法:每日束缚3~6小时,连续14天

社会隔离法:单笼饲养+攻击性社交挫败(适用于小鼠)

——评价指标——

宏观表现:易怒、毛发杂乱、排便异常(肝郁乘脾)

微观指标:

血清5-HT、DA降低,CORT升高

肝组织氧化应激(MDA↑、SOD↓)

下丘脑CRH表达异常

③脾气虚证模型

苦寒泻下法:大黄水煎液灌胃(1 g/kg/d,连续14天)

利血平注射:腹腔注射利血平(0.5 mg/kg/d,7天),耗竭单胺类递质

饮食不节+劳倦法:高脂低蛋白饮食+游泳力竭(至沉底)

——​​​​​​​评价指标——

宏观表现:消瘦、便溏、懒动、毛发枯槁

微观指标:

血清D-木糖吸收率↓、胃动素(MTL)↓

小肠黏膜绒毛萎缩(病理切片)

肠道菌群紊乱(拟杆菌/厚壁菌比值变化)

④肺气虚证模型

烟熏法:每日香烟烟雾暴露(1小时,连续28天)

SO₂吸入法:SO₂气体动态吸入(200 ppm,30 min/d,14天)

寒冷刺激:4℃冷环境暴露+游泳力竭

——​​​​​​​评价指标——

宏观表现:咳嗽、气促、拱背缩肩

微观指标:

肺功能(FEV1/FVC↓)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TNF-α↑

肺组织病理(肺泡壁增厚、炎性浸润)

⑤肾阳虚证模型

激素抑制法:氢化可的松注射(25 mg/kg/d,肌肉注射,14天)

腺嘌呤诱导:腺嘌呤饲料(0.5% w/w,28天),损伤肾小管

老年自然衰老大鼠:18月龄以上大鼠(自然肾阳虚模型)

——​​​​​​​评价指标——

宏观表现:畏寒蜷卧、生殖功能减退(如睾酮↓)

微观指标:

血清T3、T4、皮质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抑制

肾脏病理(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

 

上一篇:从适应到测试:新物体识别实验的操作流程 下一篇:小鼠腹腔注射(IP)实验操作指南:从入门到精通